首页 > 科普文章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来源:薛医生    时间:2021-12-10 14:16     浏览:720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复杂,除关节症状外,还可累及多个脏器,按起病形式及最初6个月内的临床特点,可分为3个类型,薛医生为大家介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全身型:又称斯蒂尔病,约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20%。可发生于儿童期的任何年龄,5岁以前略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起病急骤,以发热、皮疹、关节痛或关节炎伴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部分病儿可有胸膜炎、心包炎、神经系统病变。发热常为高热,体温每日波动在36℃~41℃之间,骤升骤降,高热时可伴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热退后患儿嬉戏如常。发热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自然缓解后常复发。皮疹常伴发热出现,随体温下降而隐退。皮疹可呈现多形性,为麻疹样或荨麻疹样,可散在或融合成片,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胸部或四肢近端多见。80%以上患儿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发病关节多少不一,常在发热时加剧,热退后减轻或缓解。关节肿痛可以游走以膝关节最早和最易受累。关节症状既可首发,也可在发热数周乃至数年后才出现。半数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可为全身性,或以腓肠肌(小腿肚)为著。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低。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2)多关节炎型:约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40%,特点是慢性对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达5个或5个以上,女孩发病多于男孩;多见于年长儿童,致残性高。先累及肘、腕、膝、踝大关节,逐渐累及小关节,以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跖趾关节最明显,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伴晨僵。关节慢性炎症可出现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累及颈椎时可有颈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第二颈椎半脱位。颞颌关节受累时可使张口困难,下颌发育不良而出现小颌畸形。全身症状轻,常有乏力、厌食、低热、体重下降等。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该型关节外表现较少见;少数患儿可出现类风湿结节。有学者根据类风湿因子是否阳性,将该型分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和阴性2型,类风湿因子阳性者约占10%,阳性型病人发病年龄相对晚一些,关节症状较重,病程不长即有关节破坏现象,最终大部分患儿有关节强直和畸形。

  (3)少关节炎型:约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40%,受累关节为4个或4个以下,膝、踝或肘等大关节为多发部位,常为非对称性。又可分为2型,I型:该型在我国儿童中相对比例较低,约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5%~10%,大多在6岁以前发病,女孩多见。虽有反复发作的慢性关节炎,但并不严重,较少发生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约有20%的患儿可发展为多关节炎。20%~30%的患儿在起病10年内发生慢性虹膜睫状体炎,是引起失明的重要原因。另外,患儿的血清抗核抗体阳性率高达75%~85%。Ⅱ型:据报道,该型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30%~40%,是我国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主要发病类型,男孩多见,好发于8岁以后。关节病变常限于下肢大关节,如膝、踝、髋关节。患儿常有足跟疼痛及跟腱炎;部分患儿出现急性自限性虹膜睫状体炎,但很少造成视力障碍有些患儿会在16岁以后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约75%患儿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身体不舒服,就问薛医生!看病问医生,就问薛医生!识别下方二维码,更多专家实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