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早期筛查是关键!

来源:薛医生    时间:2022-11-24 15:54     浏览:1100

现在很多人都胃不好,有些人觉得胃不好是老毛病了,不用在意;也有些人觉得自己有胃炎,很担心发展为胃癌,天天忧心忡忡。

胃不好会发展为胃癌嘛?我们一起来看看!

6.jpg

短短3步,胃炎就可能发展为胃癌!说到胃炎,大家都觉得没事儿,但说起胃癌大家就不淡定了。其实胃炎,是真的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的!胃炎到胃癌,一般来说,只有3步。

第1步: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慢性浅表性胃炎,意思是胃部有慢性胃炎,虽然胃黏膜有炎症细胞,但不严重,胃黏膜的外观还算正常。

非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很高的,所以有这个毛病也不要恐慌,有些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是精神压力导致的,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但如果说你有症状(吃完饭后腹部不适、隐痛、反酸或恶心等)、或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重视起来。

第2步:萎缩性胃炎也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指的是胃粘膜萎缩了,变薄了,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

这是比较严重的胃病,常见的症状也是吃完饭后不舒服、隐痛、反酸、消化不良,但也有些没症状,需要胃镜来判断。

胃炎如何发展成胃癌的

萎缩性胃炎是比较容易引发癌变的,辛辣食物、浓茶、咖啡、酗酒、进食狼吞虎咽,都可能会加重症状,一定要避免。另外,有条件的最好一年做一次胃镜。

第3步:肠上皮化生、胃上皮内瘤变胃炎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就会出现了“肠上皮化生”。简单理解,就是肠型上皮细胞取代了胃粘膜细胞。

胃上皮内瘤变既往被称为不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包括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属于癌前状态,胃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二者均有胃癌发生风险。

所以查出来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一定要积极治疗,不然下一步可能就是胃癌了。

得了胃癌怎么办

胃癌高风险人群定义,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胃不舒服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胃息肉、胃出血、胃癌等等,都会出现胃不舒服,但是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毫无规律的疼痛,胃炎和胃溃疡,他们的疼痛都是有规律可言的。但是如果出现毫无诱因、毫无规律且持续性的胃疼,就得注意了。

上腹出现肿块,有胃病经常胃不舒服的人一定要及时留意腹部情况。可以经常用手按压一下腹部,如果摸到包块,并且包块按压会疼痛,一定要警惕起来。

经常性的烧心反酸,如果胃发生癌变,胃的蠕动功能会减弱,这会导致进食后胃酸可能随着食物反流回食道,引起烧心、反酸。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胸骨下部有一团火在燃烧,有烧灼感,而且这种症状反复出现,没有好转。

胃癌高风险人群

短期内暴瘦,有胃病,胃的消化能力较弱,食欲不好、身体瘦弱很正常,但是如果短期内体重暴降,消瘦明显,一定要注意了。

经常性的大便发黑,胃癌的癌组织可能会侵袭胃壁的血管,继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达到肠部后变成了黑色了。

如果不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药物等导致的黑便,一定要去高度重视,及时检查,看到底是溃疡出血还是癌症出血。

胃癌的病因有哪些地域环境及饮食因素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以肉食为主,喜欢熏、烤甚至是腌制的猪肉、羊肉等,而这些饮食习惯恰恰是胃癌的发病因素。在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高,导致胃癌发病也是逐渐升高。

幽门螺杆菌感染,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 HP 染率在 60% 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 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癌前病变,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

胃癌的病因有哪些

遗传和基因,胃癌的癌变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 3 倍。

长期抽烟及酗酒,调查显示,长期抽烟者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进一步导致恶变。而饮酒可致使胃部屡屡遭受乙醇的恶性刺激,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进而使胃粘膜重度增生,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精神抑郁,调查显示,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自责、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等会使胃癌危险性明显升高。而开朗、乐观、活泼者危险性最低。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所说的六大因素,还可能与职业有关,比如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者及金属行业工人,胃癌风险明显比较大。长期接触放射线、放射性物质的特殊人员胃癌风险也较大。

胃癌的并发症,当并发消化道出血,一般为小量出血,大出血比较少见。约5%患者可发生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偶为首发症状。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呕吐咖啡色物。胃癌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

得了胃癌怎么办在线问医生

合并幽门梗阻,多见于起源于幽门和贲门的胃癌。胃底部胃癌延及贲门或食管时引起食管下端梗阻,邻近幽门的肿瘤易致幽门梗阻。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

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比良性溃疡少见。可见于溃疡型胃癌,多发生于幽门前驱的溃疡型癌,穿孔无粘连覆盖时,可引起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

形成胃肠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

胃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因为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当成胃炎等疾病而忽视,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

但只要我们改正危险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做到很好的预防。

如果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了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联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医师李勇寻医问诊,弄清病因和严重程度,并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

点击下图,即刻问诊!

胃癌在线问医生

李勇 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早癌,胃粘膜脱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胃炎,肠炎,乙肝,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与鉴别。

医学背景: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余。

学术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国自然科学基金2个,省重点研发项目1个。

薛医生®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需,特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通在线寻医问诊服务,让广大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连线李勇医师,实现在线寻医问诊,从此告别“挂号难、排队慢、看病贵”的窘境,足不出户问医生,省时省钱更省心!

胃癌在线问诊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身体不舒服,就问薛医生!看病问医生,就问薛医生!识别下方二维码,更多专家实时在线!